跳到主要內容區

「水源保育再進化」研討會 圓滿成功!

大合照
大合照
經濟部水利署 張庭華副總工程司為本研討會開幕致詞
經濟部水利署 張庭華副總工程司為本研討會開幕致詞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林鎮洋教授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林鎮洋教授
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處 曾鈞敏處長
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處 曾鈞敏處長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林笈克經理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林笈克經理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張哲豪教授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張哲豪教授
淡江大學 張麗秋教授
淡江大學 張麗秋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 詹明修技士
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 詹明修技士
經濟部水利署 王藝峰副署長
經濟部水利署 王藝峰副署長
翡翠水庫管理局 謝政道前局長
翡翠水庫管理局 謝政道前局長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陳起鳳副教授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陳起鳳副教授
淡江大學 康世芳教授
淡江大學 康世芳教授
嘉南藥理大學 陳椒華教授
嘉南藥理大學 陳椒華教授
荒野保護協會 李騏廷理事長
荒野保護協會 李騏廷理事長
發佈日期 : 2024-11-22

          本次研討會訂於113年11月15日(星期五)於臺北科技大學集思會議中心2樓貝塔廳,當日議程及海報如下圖示,研討會序幕由經濟部水利署 張庭華副總工程司於開幕致詞揭示,並邀請經濟部水利署 王藝峰副署長、淡江大學 康世芳教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林鎮洋教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張哲豪教授擔任主持人,一同探討水源保育與生態檢核、AI應用、有效治理和民眾參與等議題。本活動共同參與人數為60人,包含了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顧問公司及學術單位,顯示出大家對於水庫保育治理之重視。

 

              

以下為各位演講摘要:

一、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機制(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處 曾鈞敏處長)

        生態檢核的核心在於透過檢核表與現場調查蒐集完整資料,評估工程對生態的影響,工程設計需因地制宜,採取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等策略,且並非僅在施工時採取補救措施,並鼓勵工程人員跨域思考,將工程效益與生態保育結合,並配合全球減碳政策以實現2025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二、創造優質環境之水利生態檢核(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林笈克經理)

        「計畫生態檢核」為更進一步地擴大工區及周邊生物棲地的生態保育思維。講者以筏子溪案例,透過盤點大肚山綠帶、筏子溪藍帶的林厝排水,將原本U型的棲地修整成O型環狀棲地,達到讓野生動物得以自由遷徙的大尺度棲地串聯,成功減少筏子溪銜接大肚山棲地野生動物受工程影響。

三、從數據到決策:AI驅動的颱風水庫流量預報系統(淡江大學 張麗秋教授)

        AI幫助整合過往不同來源的氣象與水文資料等大數據分析並建立資料庫,再進行預測、模擬,需求導向驅動研擬的長時距降雨-逕流模式。AI還可以在水文模式中輔助對模式跟函數之間的優缺點進行最佳化,發現預測值與實際觀測值高度吻合,證明AI運用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水環境大數據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 詹明修技士)

        探討了連續水質監測的技術優勢,對比傳統每月一次的人工採樣,具有更高的時效性與精確度。其中分析了連續監測對溶氧(DO),發現溶氧含量與魚群死亡的關聯,強調持續低溶氧並非唯一致因,可能需要結合更多因子如氣溫與降雨量進行綜合分析,體現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五、水庫集水區治理(翡翠水庫 謝政道前局長)

        水庫集水區管理面臨法令過多,且權責管理單位分散,加上天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加劇了管理困難。透過科學創新與管理優化,推動本土化的生態工法,將有助於有效應對水資源壓力,並促進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實現水、土、林、動與人的最佳平衡。

六、水庫健檢指標與治理熱區診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陳起鳳副教授)

        聚焦台灣主要水庫集水區的健康評估,旨在確保供水安全與生態平衡,透過診斷指標的更新變動,為治理策略提供依據。其中利用水土保持手冊裡公式制定一套產砂熱區的分析,將熱區分析結果與水庫管理局討論研商,以學術和實務角度找出最貼切水庫集水區之產砂熱區。

七、民眾參與水源保育之重要性(嘉南藥理大學 陳椒華教授)

        剖析了台灣在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管理方面所面臨的複雜挑戰,如: 山坡地的開發活動、廢棄物管理不當、水庫集水區的監測與管理缺失,都加劇了水的污染,並對居民健康造成威脅,因此促使地方自救會與環保團體長期抗爭,以期引起政府重視,伸張司法公正。

八、NGO在水源保育上的工作與分享(荒野保護協會 李騏廷理事長)

        透過日常行動提升大眾對環境維護的參與,(1)海岸行腳:為聚焦於利用科技(google)紀錄海岸變化;(2)河岸行腳:收集目視可見河流垃圾並快篩與量化;(3)山林行腳:揭露部分清運業者非法傾倒甚至焚燒垃圾的現象。活動宣導乾淨的環境需要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也突顯教育與政策的重要性。

瀏覽數: